明清时代,建水被称为临安府,由知府治理到了民国元年1912年10月,知府制度被改为府长制,建水县被撤销,其行政事务由临安府府长兼理随后在第二年,随着国民政府统一撤销府级行政单位,建水恢复县治,并更名为临安县建水,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曾被称为步头,位于中国的最南端,往南便是。
建水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代,以下是对其历史的详细介绍起源时期建水在唐代元和年间,约在810年前后,惠历城在此拔地而起,标志着建水的起源,至今已有超过一千两百年的沧桑变迁明清时期建水在明朝和清朝时期成为了临安府的核心区域,地位不断提升,成为滇南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
综上所述,建水之所以被称为临安府,是因为在明清时期,它作为滇南地区的政治和军事中心,承载了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地位这一名称的由来,不仅是对建水历史地位的肯定,也是对其在云南乃至整个西南地区所发挥作用的认可。

8 清初沿袭明制,建水州属临安府雍正八年,临安府属迤东道乾隆三十一年属迤南道乾隆三十五年改建水县9 光绪十三年,临安府属临安开广道民国元年裁撤临安府,建水县由府长兼理行政事务10 民国二年撤销临安府,复设县治于建水,改名临安县三年恢复建水县旧名七年撤曲江行政委员。

1 云南建水临安府 明朝平定云南以后,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元临安路为临安府,府治由通海移迁建水州今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属云南布政使司清初,临安府隶永昌道,后改隶分巡迤东道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增设迤南道驻普洱城辖四府,改临安府隶之三十五年1770年。
云南建水以前叫步头,亦名巴甸,唐南诏时期筑惠历城,汉语译为“建水”,元时设建水州,明代称临安府,清乾隆年间改建水州为建水县以下是关于云南建水历史名称的详细解答步头与巴甸在云南建水的早期历史中,该地区被称为步头,亦名巴甸这两个名称反映了该地区在古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惠。
三建水古城 和大理丽江比起来, 建水很低调, 1994年 就被列为云南的6个 历史 文化名城之一,二十多年过去了,至今仍然很多人知道有丽江大理,却不知有建水,殊不知在明清时期,便有“金临安,银大理”的说法 建水,古代被称为“临安” ,位于昆明之南220公里 南诏国 年间810年前后在此筑 惠历城 。
蒙宝铁路与滇越铁路相连,可直达昆明和河口,甚至通向越南首都河内历史上,建水曾被称为步头或巴甸在唐代,南诏时期建立了惠历城,汉译为quot建水quot,隶属于通海都督府到了宋大理国时期,建水属于秀山郡阿白部元代设置了建水州,明朝时称为临安府,而清朝乾隆年间,建水州进一步发展为建水县。
2 惠历城南诏国时期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南诏国在此修筑城池,命名为“惠历”,彝语意为“大海子”,因当时建水一带水域广阔后汉语音译为“建水”,成为沿用至今的正式名称3 临安元明时期元代设临安路,明代改称临安府,治所即在建水这一名称源于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寄托。
